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热交换芯体在印刷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热交换芯体在印刷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5-04-22      阅读:40

印刷生产线运行中产生的中低温余热可通过热交换芯体实现高效再利用。该设备采用全铝制错流结构,在保障油墨固化所需温湿度稳定的前提下,可回收60-80℃区间废热气中的有效热能。特殊翅片设计使换热效率达68%以上,配合模块化结构实现快速维护,整套系统在无额外能耗情况下可降低车间补热能耗约35%。


在印刷生产过程中,连续运行的烘干设备和动力系统会产生大量40-90℃的中低温余热。传统排气方式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还会导致车间温度波动影响油墨固化效果。热交换芯体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1. 能源回收效率提升
    采用全铝制错流结构的热交换芯体,其0.1mm超薄翅片间距设计可将排风与新风的热交换接触面积提升至常规设备的2.3倍。实测数据显示,在75℃废热气与20℃新风进行交换时,芯体表面温度梯度分布均匀,无局部结露风险,显热回收效率稳定在68-72%区间。

  2. 工艺环境优化
    印刷车间需维持25±2℃的恒温环境,传统补热系统能耗占车间总能耗的28%。加装热交换芯体后,新风预热温度可提升至18-22℃,使补热能耗降低35%。设备内部设置的湿度缓冲层可将相对湿度波动控制在±5%RH范围内,确保油墨干燥过程稳定。

  3. 设备维护便捷性
    模块化设计的换热芯体采用快拆式框架结构,维护时无需停机即可单独拆卸清洗。表面纳米涂层技术使粉尘附着量减少60%,配合每月1次的压缩空气反吹清洁,可保持设备连续运行8000小时无效率衰减。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彩印车间安装2000×800×400mm规格的热交换芯体后,年节约天然气消耗量达4.2万立方米,设备投资回收周期控制在14个月以内。设备运行期间车间温度标准差由2.8℃降至1.2℃,产品不良率相应下降0.7个百分点。


电话 询价

产品目录